最新消息

2022/03/19 【牧者心語】朝聖-20220319

親愛的家人們平安

教會在今年預苦期間,安排了一次特別聚會:「朝聖之旅──苦路行」,剛好也藉此機會向大家分享朝聖這個主題。基督徒朝聖的歷史源遠流長,遺憾的是,到了中世紀,朝聖與大赦證明書(舊稱贖罪券)開始有了連結,甚至最後密不可分。

對改教家與承繼改教精神的我們而言,大赦證明書帶來靈性的壞處是無庸置疑的;然而,連帶
卻也使我們與朝聖這個悠久的屬靈傳統漸行漸遠。倘若,朝聖不與大赦證明書掛勾,它在我們的信仰中仍然是有害的嗎?或是有其屬靈價值呢?

首先要先了解的是,朝聖是什麼?對大多數的人而言,朝聖是一種宗教活動,指的是前往一個特別的宗教事蹟的場所,並且期待在旅途中有新的靈性突破與得著。雖然許多華人教會避免使用「朝聖」一詞,但仍會舉辦相關的「聖地考察」、「宗教之旅」等活動,我認為其本質是一樣的。因為我們所期待的並不是單純地學習或增加知識,而是透過這樣的旅程提昇自己的靈性,擁有更多信仰的神祕經歷。

其次,聖經──不論舊約或新約,都有朝聖的記載,雅各原本在伯特利就已經有一次特殊的經歷(創28:10~22),之後重回故地,再次與上帝相遇。新約的朝聖活動最主要聚焦在以色列人上耶路撒冷過節;但也不要忘了,耶穌本人亦成為許多人朝聖的目標,患病的、被鬼附的、飢餓的、軟弱的,都期盼找到耶穌,得著醫治與拯救。

第三,在教會歷史上,朝聖的種類五花八門,正如人們抱持著不同的目的前來找耶穌一樣,朝聖也有許多不同的目的,有些人是想要了解更多聖經的地理文化背景,有些人則希望被醫治;有些人為了贖罪而踏上旅程,有些人則是因著自己許下的誓言。

在這裡,我想分享神學家尼布爾(Richard R. Niebuhr)的說法:「朝聖者就是那些在移動中的人,穿越不屬於他們的土地,尋找一個他們稱為完整的──就是那個只能用心靈的指南針所指向的目標。」也就是說,因著基督信仰所強調「我們是客旅」的觀念,其實每一個基督徒都是朝聖者,正走在朝聖的路上,直到我們回到天家的日子。

故此,與其說朝聖是一個帶有信仰目的活動,倒不如說朝聖就是一種信仰生活的態度。若我們把自己視為朝聖者,那麼不論特殊或平凡,本地或外地,刻意安排或巧遇,每一個時刻、每一個地點,都是朝聖,都是可以與上帝相遇的神聖時空。

今年,我們特別在預苦期間安排走苦路的行程,就是希望將我們從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抽離,以一個朝聖者的身分踏上這條受苦的道路,讓基督為我們受苦的福音信息,藉著我們的眼所看、耳所聽、腳所踏的的事物,再次進入我們心中。
士煒
於2022年預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