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0/08/30 【主日信息】「必須」的道路-20200830

聖靈降臨後第十三主日

第一經課:耶利米書15: 15-21
啟應經課:詩篇26: 1-8
第二經課:羅馬書12: 9-21
福音經課:馬太福音16: 21-28

今天的福音經文接續上週彼得承認耶穌是基督的敘述,上週提到,彼得之所以能夠得到那把天國的鑰匙,是因為他承認耶穌就是所預言的彌賽亞,是上主的兒子,要來拯救世人。王長老也特別強調,這鑰匙並非象徵權柄,而是代表服事。只要有人想要進入天國,拿著天國鑰匙的人就必須服事。

是的,這就是我們認知的「必須」,信了耶穌加入教會之後,我們必須聚會、必須服事、必須讀經、必須禱告、必須有好的行為、必須傳福音、必須作見證、必須宣教。

當然,在必須做這些事的過程中,難免會遭遇挫折與艱難,或是在與他人一起同工的時候受到傷害與打擊。因此,我們除了認知到自己「必須」做些什麼之外,也似乎做好心裡準備,「必須」經歷一些患難。

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如果我們能夠理解並接受這兩個「必須」,我必須要說,這非常了不起。因為當基督徒在教會發生的衝突與爭執,許多時候往往是因為我們沒有意識到這兩個層面的必須:我們「必須」服事,以及我們在服事的時候「必須」做出一些犧牲。

但是,就算這兩個必須很重要,卻都不是今天經文的重點與信息的內容。首先,先讓我們聽聽耶穌說了什麼:「從那時起,耶穌才向門徒明說,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和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天復活。」

中文聖經的翻譯可能不太容易看得出來,因為這段經文的動詞太多了,有「說」、「去」、「受苦」、「被殺」與「復活」。但這段經文的希臘文卻清楚地表明只有一個主要動詞,那就是「必須」,而這個必須包含了四件事:去耶路撒冷、受許多的苦、被殺與復活。

換句話說,耶穌要告訴門徒的是,祂並不是僅僅必須上耶路撒冷去而已,祂也必須受苦,必須被殺,也必須復活。套一句我們在聖誕節時會說的,每一個父母對自己剛出生的嬰孩總是懷著盼望,對孩子的未來充滿期待;但我們在天上的父對祂獨生愛子的唯一期待是:去死!

而耶穌對此也毫不隱瞞,把天父的計畫告訴所有的門徒,果然,第一個發言的又是彼得,只是這次他說話比平常大聲許多。不!不只是大聲,根本就是在責備耶穌:「主啊,千萬不可如此!這事絕不可臨到你身上。」

對彼得與其他的門徒,以至於對所有的基督徒而言,耶穌是我們的主,是我們跟隨的對象。那麼,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對主人的尊重與敬畏會全然消失,只有剩下憤怒與責備?

答案通常是背叛,當聽到耶穌的四個必須時,彼得感受到的並不是被愛,也沒有為著主人的犧牲感謝祂。他感受到的是耶穌將要離他們而去,如果耶穌真的死了,說好的夢想、天國、福音、得勝,也全都灰飛煙滅。因此,他才責備耶穌,要求祂不要走上這條受苦死亡的道路。

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我想我們都曾經擁有彼得一樣的感受,特別是當我們在受苦時,遲遲沒有等到上主所應許的平安、喜樂與祝福,我們也會如同彼得一樣生氣,甚至會怪祂沒有出面解決我們的困難。

是的,彼得把我們的心聲都說出來了:「主啊,千萬不可如此!這事絕不可臨到你身上。」但這句話並不是因為關心耶穌才這麼說的,而是因為害怕失去耶穌,也同時失去自己的未來與盼望。這仍然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認為耶穌既然已經答應,就一定要按照我的想法實現。

耶穌看出彼得的意圖,嚴厲地回應彼得:「撒但,退到我後邊去!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不體會上帝的心意,而是體會人的意思。」是的,我們面對許多挫折與壓力的時候,永遠只想到自己,只體會人的意思,卻對上主的心意一無所知,也不想要了解。

好吧!那我們退後一步,不要像彼得一樣,而是去體貼耶穌的心意,讓耶穌慷慨赴義,這樣總可以吧。沒那麼簡單,因為接下來耶穌說了更嚴厲的話,祂要每一個門徒都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祂。

這就是今天福音經文的重點,還記得我們一開始提到基督徒的兩個「必須」嗎?對我們而言,要理解並且實踐這兩個「必須」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可是按照耶穌的說法,祂並不是只要我們必須服事以及必須在服事中忍受一些痛苦,祂的要求是,我們要跟祂一樣,走上這條四個「必須」的道路。

在這裡我要說的更清楚一些,我們大部分的基督徒都知道自己要服事,也願意服事,問題是,我們往往只能夠接受自己想要的服事。面對不想要的服事,就會開始找各樣的理由:沒有恩賜、沒有感動、沒有呼召,不然就是太累了、受傷了、需要休息等等。

我再說一次,我們都知道自己要服事,也都願意服事,卻對服事的內容東挑西選,想辦法找到一個對自己比較輕鬆,沒有那麼大的壓力的服事。但耶穌的服事可不是如此,雖然祂不願意,但祂可沒有挑容易的,而是按照上主的安排,走上犧牲的道路。

因此,犧牲與服事雖然有某些關連,但卻不能直接畫上等號。因為我們大部分人想的是,我們要服事,而服事過程難免需要犧牲;而耶穌想的是,祂要犧牲,為的是要服事我們。

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這段經文所闡述的就是我們信義宗教會常常強調的「十架神學」:    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捨己就是我們信仰的根基,沒有這個,就沒有基督徒,更沒有基督教。

路德也曾經用今天的福音經課講道,講道的題目是:「論受苦與背十字架」。在那篇講道中,路德特別提到十架神學除了高舉被釘十字架的基督之外,也同時強調基督徒必須與基督同釘十字架。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只有基督要走上十字架的道路,當我們得蒙拯救之後,我們就成為自由的人,脫離一切的責任,不用做任何事,也不需要受任何的苦。不!既然耶穌必須如此,跟隨祂的門徒也必須如此,沒有例外。

基督徒的確有當盡的責任與義務,但不只是我們最前面提到的服事,也不只是聚會、讀經、祈禱,基督徒最重要的責任與耶穌一樣,那就是背起十字架。

另外我們需要留意的,既然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受苦是基督徒的責任,那就沒有可以誇口的,我們因著這個信仰所做的任何犧牲,不能拿來向上主邀功,好像我們表現得很好,配得上主的恩典。絕對不是!受苦沒有功勞,我們也不是為了功勞而受苦。

整理複習我們前面所談論的,基督徒以為的服事與責任是,雖然難免犧牲,但不一定要犧牲,在可以選擇的景況下,人們通常挑選對自己有益的服事;但耶穌告訴我們的服事與責任,就是犧牲,沒有選擇,只有這一條「必須」的道路。

最後,我們要以今天羅馬書的經文作為證道的總結,這也是延續上週證道的內容,保羅在這裡所提到的,正是一個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耶穌的人,應盡的責任。但我要邀請大家一起來讀這段經文,直接領受這身為基督徒應盡的責任。

「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地款待。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

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不用多,一個就好,也不用急著實踐,先思想就好。思想什麼?舉一個例子,「在指望中要喜樂」,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我們在指望中仍然不喜樂嗎?是的!

不要說我們,路德自己也是這樣,在他與妻子之間流傳著一場經典的對話。當路德在宗教改革中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時,他一度陷入迷惘與困惑中,滿臉憂愁。

他的妻子看到路德這個樣子,戴上黑紗、穿著參加喪禮的衣服來到路德面前,路德驚訝地詢問:「誰死了?」他的妻子回答:「上帝死了!」路德生氣地說:「胡說,上帝沒有死!」「那麼,你為什麼愁眉苦臉,好像上帝已經死了一樣?」

是的,我們已經有最大的指望:基督已經復活,這帶給我們最大的喜樂;然而,我們面對生活上的種種困境時,卻忘了這指望而活在愁雲慘霧之中。

「在指望中要喜樂」,這只是一個例子。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現在,請在羅馬書這段經文中,圈起一個基督徒的責任,一個就好。然後,今天崇拜結束之後,仔細思考自己是否能付上一切代價來履行這個責任。求主聖靈引導光照我們,使我們因著信靠我主耶穌基督徒,而能與祂一起走在「必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