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0/01/14 【主日信息】上主所喜悅的義-20200112

耶穌受洗主日

第一經課:以賽亞書42: 1-9
啟應經課:詩篇29:1-11
第二經課:使徒行傳:10: 34-43
福音經課:馬太福音3: 13-17

今天是耶穌受洗主日,為了是要紀念耶穌在約旦河畔接受約翰洗禮的日子。所以,不管是哪一年,我們在這一天都會一起聆聽有關於耶穌受洗的記載,今年是馬太年,當然以馬太福音為主。而馬太福音與馬可、路加福音最大的不同,就是耶穌與施洗約翰的對話。

約翰先說:「我應該受你的洗,你怎麼到我這裏來呢?」而耶穌的回答是「暫且這樣做吧,因為我們理當這樣履行全部的義。」所以,在證道一開始,我們就來了解耶穌所謂的全部的義是什麼意思。

施洗約翰的邏輯是正確的,有兩個原因,第一,他與耶穌都清楚知道自己的洗禮是「悔改的洗」,這是針對罪人設計的,耶穌這樣完全沒有罪的人是不需要的。

第二,施洗約翰提到:「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子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這表示耶穌的施洗比約翰的施洗還大,所以應該是耶穌為約翰施洗,而不是約翰為耶穌施洗。

但耶穌卻推翻了施洗約翰的邏輯,直接告訴他,這是應當履行的義。到這裡,我們似乎還是無法明白,耶穌所說的義指的是什麼?別緊張,我們來看看今天使徒行傳的經文,就能夠明白了。

這是彼得在外邦人哥尼流家中講道的內容,他一開口就說:「我真的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的。不但如此,在各國中那敬畏他而行義的人都為他所悅納。」這裡所謂「在各國中那敬畏他而行義的人」指的不是別人,就是哥尼流。他是羅馬軍隊的百夫長,路加這樣形容他:「他是個虔誠人,他和全家都敬畏上帝。他多多賙濟百姓,常常向上帝禱告。」

接著,彼得的證道圍繞著耶穌在世上的作為:受洗、傳道、醫病、趕鬼,然後被抓、受審判,釘在十字架上,死後第三天復活。彼得清楚地提到,這些事就是耶穌要他們傳揚的道,也證明了耶穌就是上主所預定要來拯救世人的基督。

我們可以從彼得的證道看出一些端倪,原來,耶穌不論是受洗、傳道、醫病、趕鬼,祂在世上所行的事都是預先被安排好的。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最能夠證明這一點:「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換句話說,耶穌口裡所說的義與我們在上週提到遵行律法而獲得的義是一樣的,只是上主要我們遵行的旨意,與要耶穌遵行的旨意不太一樣罷了。因此,我們可以對「義」的意思做出一個簡單的描述:義就是去做上主所喜悅的事。

對施洗約翰而言,他以為的義是接受耶穌的洗禮,因為上主喜悅人受耶穌的洗。但對耶穌而言可不是這樣,在祂的旨意裡頭,耶穌應當受洗,這是救恩計畫的開始;正如同耶穌應當被釘在十字架上一樣,都是上主的旨意,所以耶穌才會說:「暫且這樣做吧,因為我們理當這樣履行全部的義。」

請特別留意耶穌的用詞,他並沒有說,因為「我」理當這樣履行全部的義,他用的主詞是「我們」,這就代表了不是只有耶穌,施洗約翰也是上主救恩計畫的一個重要角色。當然,如同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摩西、大衛一樣,上主在先前的世代興起了許多的人,同樣都是救恩計畫的一環。

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其實也是!但我要很謹慎地說明,上主的救恩計畫已經藉著耶穌基督的工作完成了,這一點無庸置疑。但我要強調的是,那些不認識耶穌的人仍然需要透過我們,正如同哥尼流透過彼得來聽聞福音。

如果說舊約的十誡是以色列人應當履行的義,降生、受洗、傳道、被釘十字架、復活是耶穌應當履行的義,為耶穌受洗是施洗約翰應當履行的義。那麼,現在我們這些基督徒應當履行的義就是傳揚基督和平的福音。

好,上述的內容已經把耶穌所謂的義解釋清楚了。但使徒行傳的經文還需要有個概念才能釐清,那就是在還沒有相信耶穌之前,哥尼流就被稱為是義人,他的義到底是從何而來的?

上個禮拜我們提到,路德把成聖分為兩種,一種是被動的聖,一種是主動的聖。而談論到義的時候,路德一樣把義分為兩種:一種是外來的義,就是基督使人因信稱義的義;另一種則是我們本身的義,但卻是藉著第一種外來的義所做的功。

而使徒行傳這段經文恰好這兩種義都有出現,一個是耶穌基督的義,而另一個就是哥尼流的義。或許有人會問,不對阿,哥尼流還沒有信耶穌,怎麼能夠藉著第一種義來行出第二種義呢?

保羅在加拉太書用亞伯拉罕的例子來說明:「聖經既然預先看見上帝要使外邦人因信稱義,預先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可見,那有信心的人和有信心的亞伯拉罕一同得福。」(加3:8~9)

簡單地來說,就算亞伯拉罕出生於耶穌之前,完全不認識耶穌,但他的信心與我們這些相信耶穌的人是一樣的,因此,保羅特別提到上主預先傳福音給亞伯拉罕,就是我們如今同樣領受的因信稱義的福音。

這可以用來解釋哥尼流的義,他雖然不認識耶穌,卻憑著信心行出上主所喜悅的義。因著信,上主喜悅哥尼流,正如同喜悅我們一樣,所以將耶穌為我們成就的義放在我們身上,好叫我們能夠藉此行出第二種義,那同樣也是上主所喜悅的。

透過這兩段經文,我們知道耶穌是上主所喜悅的,哥尼流也是。在哥尼流故事的結尾,彼得說到:「這些人既受了聖靈,跟我們一樣,誰能阻止用水給他們施洗呢?」所以,哥尼流與他的家人就一同受洗,與耶穌一樣。我相信如果這時候上主有說任何的話,那必定是:「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愛的。」

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千萬別忘了,上主所喜悅的還有我們。這也是教會為什麼這麼看重洗禮的原因,洗禮不單單是個儀式,也不單單是耶穌在大使命中吩咐我們要做的事;乃是上主要透過洗禮向我們宣告,我們是祂所喜愛,所以,祂要在基督裡賜給我們祂所喜悅的義,然後,鼓勵我們活出祂所喜悅的義。

最後,讓我們看看今天的舊約經課。 第三節的經文應該是很多基督徒都會背誦的:「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他憑信實將公理傳開。」單單獨這段經文時,我們往往以為這位上主的僕人的特質是溫柔,對於那壓傷的蘆葦與將殘的燈火,祂必會愛護顧惜。

但這其實是斷章取義的結論,從整個段落來看,經文的意思是「低調」,而不是「溫柔」,雖然這位僕人是上主所喜悅的,上主也把將公理傳給萬邦的任務交給他。但僕人所做的並不是大聲喧嚷,好像只能用這種方式把好消息傳揚出去,相反的,他選擇的是默默無聲,也不使街上聽見他的聲音。甚至當他經過容易被壓傷的蘆葦與即將熄滅的燈火,蘆葦與燈火都感受不到他的存在。

這與我們素來被教導的很不一樣,當我們聽到傳揚公義,宣揚福音時,第一個念頭就是,我要「說」給別人聽。但這僕人卻不是如此,他選擇的是「信」:「他憑信實將公理傳開。」他不是憑他的嘴巴將公理傳開,而是憑著信實將公理傳開。

所以這個僕人選擇的是:「信」,這與其他兩處經文是一致的。為什麼這些人被上主所喜悅嗎?答案就是因為信,不是因為我們說了什麼,也不是我們做了什麼。上主所喜悅的義,就是我們信祂的兒子耶穌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