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5/04/24 【牧者心語】懷疑的信仰

親愛的家人們平安

在三月初前往歐洲的長途航班上,我看了一部電影,名為《秘密會議》(Conclave)。這影片描繪羅馬教宗辭世之後,樞機主教們齊聚梵蒂岡,展開推選新任教宗的秘密會議。整部電影劇情緊湊,張力十足,引人深思。但當中最令我動容的,不是那些政治角力的橋段,而是樞機團團長在投票前的彌撒中向眾人證道的一段內容:

Certainty is the great enemy of unity.
Certainty is the deadly enemy of tolerance.
Even Christ was not certain at the end.
“Dio mio, Dio mio, perché mi hai abbandonato?”
He cried out in his agony at the ninth hour on the cross.
Our faith is a living thing, precisely because it walks hand in hand with doubt.
If there was only certainty and no doubt, there would be no mystery,
and therefore no need for faith.
Let us pray that God will grant us a Pope who doubts.
And let him grant us a Pope who sins and asks for forgiveness, and who carries on.

「確信不疑是合一的對頭,確信不疑是寬容的死敵。即使是基督,到了最後一刻也無法確信,祂在十字架上痛苦的吶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我們的信仰之所以活潑有力,正是因為它們與懷疑並存。如果內心確信不疑,那麼就沒有奧秘,也不需要信仰。讓我們祈求上帝賜給我們一位心存懷疑的教宗,一位有罪並尋求寬恕而能負重前行的教宗。」

乍聽之下,這段話似乎與我們對「信仰」的直覺印象背道而馳——信仰怎能與懷疑並行?但隨著復活期第二主日的腳步臨近,我們將讀到的福音經課,正是一段關於懷疑的信仰敘事。即便眾門徒都異口同聲向他見證:「我們已經看見主了!」那位名叫多馬的門徒,仍然選擇懷疑。

我們往往以為,懷疑會破壞信仰,但在這段經文裡,我們看見的卻是:懷疑成為信仰的起點。耶穌並沒有責備多馬,祂也沒有說:「你怎麼還不信?」祂只是把自己再次交付出來——連同身上與手中的傷痕,一併展現在多馬眼前。

多馬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信仰從來不是建立在我們的把握之上,而是在上主的啟示之中。是耶穌的主動臨在,是祂溫柔的邀請與召喚,使一顆封閉的心重新開啟,使一位堅持「非看見不可」的人,最終發出了最純粹的信仰告白。

本週,全球天主教會因著教宗方濟各離世而深感哀傷。他是一位展現憐憫、包容與誠實信仰的屬靈領袖,許多信徒在他的牧養下,再次認識了那位不以權柄壓制人、而是以愛擁抱人的基督。如今,這位教宗走完了他地上的旅程,也留下一個充滿懷疑的未來。

隨著秘密會議即將召開,許多天主教徒難免心中惶惶:誰將接棒這份沉重的託付?誰能在教義與恩慈之間持守平衡,既忠於信仰,也理解時代的張力?這些問題的本身,就揭示了一種我們不願承認,卻無法否認的現實——我們其實都會懷疑。

這樣看來,懷疑並不只是個人的信仰掙扎,它也出現在群體過渡、歷史轉折的時刻。當我們對未來失去掌握,當舊有的確定感被動搖,懷疑就浮現。我們渴望答案、尋求確據,我們心裡或多或少都會問:主啊,你真的與我同在嗎?你真的復活了嗎?

但正是在這些問題尚未有答案的時刻,基督已經來到了我們生命當中。祂沒有等我們先變得剛強,也沒有要求我們馬上相信,而是像當年對多馬那樣,用祂自己來回答我們所有的懷疑。

祂仍然以釘痕的身體出現在我們中間,透過聖道與聖禮對我們說:「願你們平安。」這不是情緒的安撫,而是關係的恢復——一種即便我們心裡尚未全然相信,祂卻早已決定與我們同在的關係。

願這一週,我們都能記得這樣的信仰:不是完美的信仰,而是活著的信仰;不是沒有疑問的心,而是即使疑問重重,仍對主說:「我的主,我的上帝!」

 
士煒
於2025復活期第二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