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5/04/18 【牧者心語】耶穌受苦與我何干?

親愛的家人們平安

在受難日,我們特別要思想一個問題:「耶穌受苦與我何干?」也許我們很容易回答:當然有關!但到底有何關係?這卻未必人人都說得上來。路德曾寫下一篇珍貴的文章《論對基督受苦的默想》。藉著他的提醒,我想和大家分享幾點重要的默想觀念。

很多基督徒將默想基督受苦視為一種特別的善行或特殊的經歷,以為自己受苦越多,就越能討上帝喜悅。路德這樣寫:「有些人認為默想基督受苦能夠保障他們自己不受水火刀劍的危險,然而,基督的苦難竟被用作免於經歷苦難的工具,這顯然與基督本身的本性相反。」

我們是否也常落入這樣的迷思?我們把自己的苦難看作救贖或功德,似乎想以此來交換上帝的祝福。事實卻是,無論人如何受苦,人自己都不能為自己的罪付上任何代價。使徒彼得就算是如耶穌一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拯救他的仍然是基督,而不是他自己的死。

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默想方式呢?路德清楚地指出,真正的默想首先必須讓我們認清罪的可怕與上帝嚴厲的刑罰,以致心生敬畏,並且轉而投靠基督的恩典。路德特別強調:「你必須確信,你就是那使基督受折磨的人,因為實在是你的罪使然。」

唯有當我們真實地認識到自己就是把基督釘上十字架的罪人時,我們才可能明白祂的受苦是何等巨大與真實,祂的救贖又是何等寶貴。基督的受苦並非要喚起我們廉價又無用的同情,而是要我們徹底認識到:若沒有祂在十字架上的恩典,我們必定滅亡。

路德說:「基督受苦的主要益處,就是人得以認識到自己的真相,並因此惶恐不安、壓得粉碎,除非我們獲得這種認識,就不會從基督受苦中得到更多的益處。」弟兄姊妹,當我們誠實地面對基督的十架時,我們豈不應該因著自己的罪深感恐懼,進而更加渴望那唯獨從十架而來的赦免與恩典?

然而,默想基督的受苦並不終止於恐懼與絕望。相反的,正如路德所說:「當你因罪而覺醒、心裡產生恐懼時,你就當注意不要讓罪留在你的良心裡,因為這將引致灰心失望。」真正的默想應該讓我們越過恐懼,看見十字架背後的上帝,那位善良而慈愛的父親。因為,基督的苦難不是要讓我們停留在自我控訴裡,而是要引導我們到父神的慈愛之中。

親愛的弟兄姊妹,十字架並非故事的終點,而是上帝恩典的彰顯。當我們仰望十字架,認識自己罪的深重時,更要記住那位受苦的基督如今已復活得勝,祂已將我們所有的罪孽與羞愧完全承擔。我們無須再背負自己的罪,更無須靠自己的努力取悅上帝,因為基督已經為我們付上了一切的代價。
士煒
於2025受難日